“學習大篷車”在重慶市龍鳳鎮宣講現場。
3月,春日暖陽和煦。
阡陌間,村民們從四面八方涌向重慶市合川區龍鳳鎮場鎮。這天,是龍鳳鎮的趕場天,人們熙熙攘攘在暖陽下選購著心儀的貨品。
忽然,龍鳳廣場傳來陣陣音樂聲。趕場的人們被音樂聲吸引,許多人放下手中正在挑選的貨品,朝著廣場聚攏。
原來,合川區“學習大篷車”趁著趕場天,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送進龍鳳鎮,送到群眾身邊。
“共產黨人為啥能?因為江山是人民,一心為民謀幸?!蔽枧_上,三句半朗朗上口。
舞臺下,幾位背著背簍的村民也聊開了,“熱熱鬧鬧,說得也實在?,F在日子過得好,那是離不開共產黨”“看嘛,我背簍里裝了個豬蹄子,以前這可是稀罕東西”……
合川“民間河長”何波上臺分享了自己如何成為一名“河長”的故事,“講了那么多次自己的故事,這次面對父老鄉親反而最緊張,生怕沒給大家講清楚?!?/p>
“交錯縱橫鐵路線,大江南北連成片。訪友走親更快捷,風光一路真無限……”清脆的快板聲響起,現場立即爆發出一陣掌聲、喝彩聲。
“搞得好,沒想到趕個場還能看表演、學政策?!蹦赀^七旬的趙大爺清早起來趕場,在現場買了些油粑粑當早餐。背著竹簍、嚼著油粑粑,趙大爺在陽光下瞇著眼睛細細聽著,“現在國家政策好,雖然我歲數大點,也還是干得起勁?!?/p>
龍鳳鎮補家村黨支部書記譚強海是一名退役軍人,放棄都市白領生活返鄉創業,成了一名“農場主”,6年來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我們發展種植產業,成立合作社,解決了農村撂荒地問題,讓農戶在自己無法飽和耕種的閑置土地有收益;聘請無法干重活的農戶從事剪枝、挖土、挖紅苕等輕體力工作,實現了鄉親們就近務工增加收入……”
譚強海的分享,引起了現場不少群眾的共鳴,“現在的村干部盡職盡責,村里的變化確實大”“譚書記講的都是我們親身經歷的事,一點都沒有夸張吹牛皮”……
近三個小時的宣講里,“學習大篷車”通過快板、小品、榜樣面對面等多種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引發了現場陣陣熱烈的掌聲。
“糟了!顧著看表演、聽政策,忘了要買洗發水了……”散場時,一位婆婆一拍腦袋,引起大家一陣善意的笑聲。(供稿:重慶市文明辦 重慶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