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極大點燃和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團結奮斗的熱情。連日來,各地積極開展宣傳宣講,多角度、多載體、多渠道引導廣大基層群眾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氣、入人心。
福建省龍巖市:發揮紅色優勢 宣講“熱”起來
在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興賢坊傳統文化街區舉辦的“武平故事會”上,宣講員方祥明、羅炳星用樸實的語言講述紅色故事,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新羅區文藝輕騎兵在閩西蘇維埃政府舊址,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文藝“微宣講”……近期,龍巖市發揮紅色舊址多、紅色資源豐富等優勢,組織福小宣“巖”講家隊伍不斷豐富宣講內容、創新宣講方法,深入村莊社區、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工廠車間、校園課堂等基層一線,以故事會、微宣講、小蜜蜂、客家山歌、竹板三句半、大榕樹下情景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用“土腔土調”講出“鄉土味道”,持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起來、“熱”起來。
龍巖福小宣“巖”講家用冒熱氣、接地氣、聚人氣的宣講,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播到基層一線、播撒在田間地頭,閩西紅土地持續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黨員群眾思想在升華、力量在凝聚,建設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步伐更加堅實。
貴州省遵義市:“1+N”宣講讓人留得下、聽得進
近日,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委宣傳部依托“婁山紅”志愿服務宣講團,以“理論宣傳二人講”形式,在泗渡鎮松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進農村”宣講活動。宣講中,宣講員王恩宇與干部群眾共同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大家原原本本讀、逐字逐句學,認真領悟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王恩宇還以主持串聯的形式,將現場3名“身邊故事講述者”的宣講內容有機融入整場宣講中,以扶貧干部的故事、當地村民的故事、創業致富者的故事,展示松杉村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變化。在宣講活動現場,宣講員的宣講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匯川區以“理論宣傳講+身邊群眾說”的“1+N”宣講模式面向群眾宣講,讓群眾留得下、聽得進,但這僅僅是遵義市開展“紅色遵義——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宣講系列活動”的一個縮影。連日來,遵義市充分挖掘利用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以“紅色遵義”為主題,緊扣“六個一”宣講思路,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持續打造基層理論宣講品牌,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陜西省寶雞市:“線上線下”齊發力 學習宣傳“不打烊”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寶雞市組建“文明實踐宣講團”,策劃開展文明實踐“十百千”志愿宣講活動,以音樂快板、詩歌朗誦、舞蹈、戲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出來、唱出來、演出來、展出來,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萬家。
“新征程 勇毅進 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11月29日,寶雞市市級“文明實踐宣講團”黨的二十大精神線上宣講第一期上線,音樂快板《學習二十大 共創新輝煌》朗朗上口、節奏鏗鏘。通過線上“云”宣講,實現了群眾學習宣傳“不打烊”。這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宣講,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鮮活生動,同時也引發了群眾的情感共鳴。據悉,寶雞市“線下”宣講將按照市、縣(區)、鎮(街)分別宣講10場、100場、1000場的目標,采取理論宣講、文藝宣傳、文明實踐的方式開展下去。(綜編:賈園園、姜麗、梁海燕 供稿:福建省文明辦、貴州省文明辦、陜西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