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截圖20180615171756.jpg
    七夕乞巧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后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 (唐)任希古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露泫低珠佩,云移薦錦衣。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

    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

  •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晉) 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斗牛。

  • (唐)權德輿

    外孫爭乞巧,內子共題文。

    隱映花奩對,參差綺席分。

    鵲橋臨片月,河鼓掩輕云。

    羨此嬰兒輩,吹呼徹曙聞。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成人噜噜噜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