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周口市圍繞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育人總目標,進一步整合社會各方優勢資源,把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為推動宣傳工作落腳點,聚焦服務為民,弘揚時代新風。
堅持高位推動,實踐陣地建設全面拓展。一是堅持高位推動。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全市各縣(市、區)成立以書記任組長和總隊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了考核辦法(暫行)和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多次專題研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按照設計符號、陣地建設、軟件設施、管理制度等“五統一”要求,推進管理制度化、陣地規范化。三是全面拓展建設。印發《高質量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實施方案》,與基層文化中心協同推進,積極搭建吸引群眾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新平臺,讓資源在融合中創新,在統籌整合中提升效益。在項城市、鄲城縣分別成為全國、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的基礎上,全市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0個、鄉鎮(街道)實踐所206個、行政村(社區)實踐站5046個,市域范圍實現全覆蓋。
堅持服務群眾,基層服務網絡持續優化。一是豐富活動載體。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周”系列活動,堅持每天一個主題,把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與“喜迎二十大 歡樂進萬家”“趕考路上有我”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組建專家學者、行業部門、致富能手等多形式宣講團,項城市以道德模范、鄉村光榮榜、各類鄉賢人才等為主體,成立了176人的金雞嶺宣講團。二是推動資源下沉。圍繞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文化文藝活動等內容,開展一系列寓教于樂、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引領群眾養成行動自覺、弘揚傳統美德。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今年已開展舞臺藝術送基層2300余場、舉辦“遠程黨?!?5期、覆蓋市縣鄉村四級260余萬人,持續推動優勢資源進村入戶。三是聚焦服務為民。圍繞為老服務、為小服務、為困難群體服務等,健全完善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運行機制,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目前,基層群眾已通過“河南省志愿云服務信息系統”點單5832個,實踐中心已派單4857個,群眾接單4052個,評單2042個,推動文明實踐活動貫穿于全域創建全過程。
堅持塑造品牌,志愿服務出新出彩。一是廣泛動員發動。堅持志愿服務與個人發展相統一,通過黨員干部帶動,持續擴大基層志愿服務活動的覆蓋面、影響力。目前,全市依法登記各類志愿者協會23個,注冊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4022支,實名認證志愿者84.2萬名,發布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8032個。川匯區構建了“1支總隊+10支常設志愿服務隊+32支特色志愿服務隊+68支社區治理志愿服務隊+73支城市創建志愿服務隊”工作模式。二是聚焦扶貧幫困。市、縣兩級圍繞“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士”等困難群體,積極倡導開展送溫暖、送政策、送文化、送政策、助力鄉村振興等“四送一助力”結對幫創志愿服務活動。今年以來,全市已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5200余場次,參與志愿者28.6萬人次。三是擦亮志愿品牌。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先后培育出關愛抗戰老兵、守護母親河、黃寨大嫂、檢察官媽媽等一批“接地氣”彰顯溫度的特色志愿服務品牌。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已經成為百姓家門口的服務中心,成為群眾的精神“加油站”。(供稿:河南省文明辦 河南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