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社區,志愿服務活動豐富多彩;鄉村街道,“志愿紅”成為最美風景……2022年以來,江西省全南縣緊扣“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工作目標,通過聚資源、拓陣地、強隊伍、創特色等舉措,用心用情答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答卷。
構筑陣地
“今天用積分兌換了一些生活物品,挺有獲得感。以后,我會更加積極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奉獻愛心?!?022年12月25日,全南縣壽梅路社區居民李三妹告訴記者。
“受眾在哪里,黨的聲音就傳遞到哪里?!比峡h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97個,實現了縣鄉村三級陣地建設全覆蓋。同時,暢通三級網絡體系,開發使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揮調度管理平臺,科學設置文明實踐員打卡、點單曬單評單等功能,實現一張網絡統攬、一個平臺統調、一套機制統籌,做到資源共享、數據互通、工作聯動。
如何進一步打造陣地特色、激發平臺融合活力?全南縣探索實踐“兩中心一平臺”融合工作,將縣級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學習強國平臺進行數據融合,以文明實踐為服務支點、融媒矩陣為傳播端點、學習強國為信息基點,精心抓陣地互融、隊伍共用、端口對接,更好地凝聚群眾、服務群眾。
打造品牌
“祖國變化千千萬,醉美全南更勝畫,客瑤風情好人家……”日前,在陂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眾說舞臺”理論宣講員打起快板,向干部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近年來,全南縣因地制宜打造場所,創新特色活動品牌,把農耕文化、軍墾文化、廉政文化等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配備書香全南閱覽室、科普驛站、舞蹈培訓中心、棋牌書畫室等30余處場所和功能室,為廣大群眾提供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創新活動載體,注重品牌引領。該縣鞏固優化已有的“眾說舞臺”理論微宣講、文明實踐“云廣播”等文明實踐特色品牌,培育打造了“四點半課堂”“老來弦”幸福發聲、“科普小課堂”照亮未來、“紅色鄉村”冠名研學等志愿服務活動品牌,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時,依托整合城鄉閑置的校舍、廠房、祠堂等建設文明實踐活動固定場所,形成“一站多點多基地”“1+N”文明實踐陣地體系。
豐富載體
前不久,城廂鎮樟樹村癱瘓老人譚菊花通過點單收到一份特殊服務——理發師上門義務理發。
全南縣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上線5000余個點單項目,以“群眾點單、中心派單、組織接單、群眾評單”模式推行志愿服務量化積分,并以儲值積分兌換相應物品或社會服務。
為了破解志愿服務“誰來干”的問題,全南縣調動教育、衛生、司法、民政等部門資源,挖掘社會資源,培育群眾資源,構建縣志愿服務總隊、鄉(鎮)志愿服務大隊、村(社區)志愿服務分隊三級聯動的志愿服務體系。目前,該縣組建志愿服務隊伍653支,注冊志愿者26812名。
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推出各類“服務菜單”。目前,該縣常態化開展宣傳宣講黨的政策、便民惠民辦實事等6項活動,受益群眾達4.5萬余人次;組建97支村(社區)婚戀志愿服務隊,開展婚戀知識宣講,倡導“零彩禮”風尚,營造文明婚俗的濃厚氛圍;大力開展“文明集市”活動,服務群眾3000余人次,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方便快捷的各類志愿服務項目。 (供稿:江西省文明辦 江西省文明網)